參觀美荷樓的經歷
鄭嘉雯 四智
在繁忙的生活中,站在石硤尾的街道忽然憶述起一段中二級時學校外出參觀美荷樓的經歷。
起初得知原來今次的全方位學習要參觀的地點是位於石硤尾的「美荷樓」,立即腦海浮現「無聊」兩字,但大局已成,也要順着學校的意願。
離開旅遊大巴後,導遊開始和我們講述美荷樓的歷史背景。一九五三年的聖誕夜,一場熊熊烈火把整個石硤尾木屋區狠狠吞噬。五萬名市民頓時無家可歸,政府於是迅速興建了徒置式公其房屋作安置居所,首批六層高的徒置大廈,美荷樓就是其中之一。眼見面前的樓宇像英文字母「H」,相信內裏一定是相當擠迫。香港青年旅舍協會參與政府發展局的「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將美荷樓這僅存二級歷史的建築,搖身一變活化成今天的青年旅舍,以昔日公屋間隔而成的房間,才二百多平方呎,看得出身處於當時的居民那份守望相助、逆境自強的精神!
令我最為震驚的便是,當時一家七口擠在二百多平方呎的單位內,全座樓有六個廁格、十四間浴室還要跟三百多人一起共用,亦能想像到當時的衛生環境有多惡劣,能用「臭氣熏天,遍地黃金」這幾字形容也不算誇張。通過導遊的口述,令我了解了不少「美荷樓」生活點滴。不論當時生活多麼艱苦,仍能孕育出不同的鬥志,即使「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卻從不怨天尤人,活在當下,還用自己的僅餘的能力去幫助更需要的人,守望相助。
身處於美荷樓,我感受到第一代徒置區集體回憶,最重要的便是體會到昔日港人如何努力編織獅子山下的故事,前人拚搏奮進、自強不息的精神。
回家後,靜下來為今天作一個反省,為何昔日的港人無論日子再難過亦能撐下來,成就今天的我們?相反,現在的我們卻處處埋怨生活不夠好。我們是否應改變一下自己的想法?現在的我又能夠在細小的狹縫中攀爬上來嗎?相信經過今次之後我領悟到應「活在當下」、「知足常樂」,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不是很好嗎?我想應該對今天去美荷樓前感到「無聊」的感覺說聲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