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貞貞萃
自小常聽父母老師教導:「性格決定人生;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我認為這並非老生常談,一個人的人生態度體現了個人秉持的原則和價值觀,驅動著個人的改變。
人生態度在一個人的生命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改變人的意念和行為方式。東晉詩人陶淵明為官清廉,只為糊口。但是由於他對官場的厭惡,曾兩度脫離官場,隱居山林。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鄙棄名利,甘於平淡。他在山林中安分守己,隨遇而安,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也許陶淵明本不屬於紛雜險惡的朝廷,自己也承認「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在隱居生活中,他更加明確了自己的人生態度,做出了大量平淡自然的山水田園詩。遠離官場的他在詩歌創作上別樹一幟,被後人所景仰。
生命中不免要面對困難,要在逆境中奮發圖強,人生態度是關鍵。桑蘭八歲時在浙江省體操比賽中初露鋒芒,被省體操隊的主教練看中,很快進入國家女子體操隊。十七歲時,桑蘭在進行賽前體操訓練時發生嚴重事故,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正值花季之年卻遭遇癱瘓厄運,她每天都堅持練習生活動作,例如刷牙、洗臉等。雖然嘗試簡單動作都讓她大汗淋漓,但是她堅毅不屈,永不言敗。桑蘭後來被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錄取,常在媒體面前笑容燦爛的她已經成為媽媽了。她向世人表明了殘酷的命運並不可怕,所秉持的人生態度可以令我們在逆境中堅毅不屈,重拾對人生的信心,再次綻放光彩。
我一直深信「態度決定一切」。在個人學習上,求知求真的精神是學習的原始和最持久的動力,實事求是的態度是對事物或學問的探索的最根本核心。在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時,個人所秉持的態度體現了自己的價值判斷,註定要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然而,態度不僅決定了個人的生命,也左右著國家的發展路程。孫中山是中國革命的先行者,自讀書時就確立了改變國家困局的偉大理想。他視天下為己任,在中國的歷史發展潮流中功不可沒,有著舉足輕重的貢獻。自古以來,像孫中山這樣的「鐵肩擔道義者」難道還少嗎?再如李大釗,在國家存亡當頭捨身取義,慷慨赴死。魯迅曾說過:「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無數的革命先烈正是有這種自強不息、熱愛國家的人生態度才造就了國民今日的安穩生活。
人生態度決定了個人,也決定了民族的發展。當代的我們應當秉持正確的人生態度,完善個人生命,不僅成就自己,也為社會的發展擔當起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