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街頭一景

 

二望       劉愷明

 

        我居住在上角街,附近有不少已重建的舊式公共屋邨,但是也有好幾幢未重建,這幾幢 「井」 字形的大廈立在上角街街囗,泥黃色的外表,令人勾起不少的回憶,它受盡風吹雨打,風雨侵蝕,它破舊的表面,使人覺得它在歲月中陪伴着我們。

 

        舊式大廈旁,是一個中式小涼亭,涼亭內擠滿了一群老伯,他們不論一年四季,也會在此,不時會見他們邊抽煙,邊傾斜着身子下棋,甚至把收音機的音量調至最大,就像要將即時新聞公告天下一樣,因此近年來附近街上的燈柱都貼滿了「請勿喧嘩」,或關於附近居民投訴噪音污染等通知。

 

        提起電燈柱,也必定會聯想起他——白鬚小販,人人在此也這樣稱呼他。小販是個白鬚公,他喜歡穿着一件單薄的白色短襯衣,再套上件仿皮製的背心,襯搭着一條短牛仔褲,就在每天的黃昏,約五時左右,他便會推着一輛木製小車,走到相隔中式涼亭好幾條電燈柱旁叫賣。他賣的是龍鬚糖,吸引了不少小孩,包括我,離遠嗅到糖的香味,就連忙跑到那兒,準備買下。在人群中,看見白鬚公不斷把糖膏拉成一絲絲,再一層一層地把花生碎灑在上面,除他純熟的手藝外,木板車上也播放着五、六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吸引了更多人圍觀,水洩不通。

而在舊式大厦旁,則有一個建了小食亭的公園,那兒卻是冷清清的,空無一人。人們都攟集到小販那兒凑熱鬧,自從小販來叫賣後,公園小食亭就變得清靜了。而往日小食亭内最受歡迎的那瓶彩施糖,瓶蓋、瓶身已鋪滿了塵埃。

 

       當我走到街口的盡頭,有一個又大又圓的花圃,花圃上長着朵朵色彩繽紛的鮮花,襯托着白色的石屎外牆,簡直十分「搶眼」。而平日愛蹲在花圃旁的中年男士,今天如平常般,手持「馬經」,邊聽着收音機,邊掂着枝鉛筆,在報紙上打記號。

 

       這街口上的一景一物,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份,何況它由小陪伴我長大,就像父母般,默默守護着我。

bottom of page